与其他公司的上市风格不同,人们对拉卡拉上市的集体反应是:这家公司能上市吗?

拉卡拉POS机支付公司成立于2005年,在公众印象中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存在。作为国内第一批第三方支付服务商,拉卡拉曾在POS机行业的窗口期以网红的身份占据行业第一梯队。移动互联网时代,当用户流连于支付宝、微信支付时,谁还记得拉卡拉这个经典的“支付一哥”。

拉卡拉POS机创始人孙陶然回忆起创办拉卡拉的初衷时表示,2005年,传统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不能满足新经ji时代,比如网上支付、网上缴费等新需求。拉卡拉的电子账单平台和自助综合终端将便利店变成了银行营业厅的延伸。

现在看来,孙陶然似乎正在扮演支付市场教父的角色,在互联网发展初期,敏锐的玩家往往会抢占细分行业的先机,人们会将这样的企业视为细分市场的教育者。在互联网发展史上,这样的公司并不少见。但对应“早起”,此类企业并不是市场上的最大赢家。

以电商行业为例,成立于2012年的原创生活网是生鲜电商领域最早的参与者之一、然而,经过五年的等待,生鲜电商赛道呈现爆发之势。 幸运的是,问题则不同。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是一家社交电商公司,不到三年就在美国上市。“早起”的还在考虑怎么盈利。

“我起得最早,却赶上了晚集。” 拉卡拉的尴尬处境,埋藏着面对世事突变的无奈。

巨人面前的大溃败

过去几年,拉卡拉数次冲击资本市场均未果,上市命运坎坷艰难。 在此,《互联网一线洞察》无意阐释原委。 我们不妨讨论一个更有价值的话题。 在移动支付如此盛行的当下,昔日的“支付一哥”为何错过了金融科技的机遇?  “早起”的拉卡拉是怎么赶上晚集的?

招股书显示,拉卡拉专注于为实体小微企业提供收单服务,并为个人用户提供个人支付服务。 数据显示,其核心收入主要来自企业端,2018年个人支付收入占比不足2%。

回想起曾经作为移动支付领域的“鼻祖”,难掩辛酸。 其更明确的一点是拉卡拉在这场移动支付大潮中的“大败”。

但拉卡拉并不是一夜之间被潮水冲垮的。

拉卡拉POS机和2004年成立的支付宝几乎已经走到了移动支付赛道的同一起跑线。 在国内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总规模只有数百亿的时代,虽然支付宝和银联的银联支付占据了一半以上的交易量,但早期第三方仍有足够的空间拉卡拉、汇付天下等支付浏览器。

假如说,较早的入局时机让拉卡拉在巨头的带领下获得了生存的机会,也就是在时间战场上赢得了空间,那么在随后的金融科技大潮下,拉卡拉的命运就是落后者生产力丧失是时代的必然趋势。

2013年,微信支付问世。今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整体规模超过1.3万亿元,其中支付宝占据70%份额,腾讯财付通仅占3.3%。落后的腾讯向移动支付发起猛烈进攻,两大互联网巨头的切入之战打响。

当巨人的铁骑纷纷到来的时候,初期星辰筑成的护城河瞬间崩塌。巨头们手握流量、用户、场景、资金齐全,战况不言而喻。拉卡拉前期凭借数万台自助终端建立的个人支付市场在这场战争中毫无抵抗力。自2013年以来,拉卡拉个人支付业务的收入占比不断下降,从当年的33%下降到2018年的1.9%。

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已经悄然来临。

用户的金融需求和场景正在发生变化。个人用户的支付习惯逐渐从线下刷卡转向移动支付,并毫不犹豫地拥抱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市场规模已今非昔比。第三方研究机构易观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47.2万亿元,环比增长7.78%。 其中,支付宝以53.78%的市场份额占据行业第一、腾讯金融(含微信支付)以38.87%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二位,两大支付巨头占据整个市场的92.65% 。

有人问,像拉卡拉这样的“经典”支付公司难道没有意识到移动互联网的趋势吗?

拉卡拉POS机支付公司的“支付一哥”与“早起”

自救失败

这不是真的。

2012年,嗅到移动支付气息的拉卡拉推出手机读卡器作为回应。它能实现的是,用户插上手机,就可以实现触摸支付,拉卡拉会从每次支付中获得0.5%的手续费。 该产品参考了美国移动支付公司的做法。

成立于2009年,主要用户群体为缺乏支付设备的中小微商户。与拉卡拉面临的巨头围攻类似,它也面临着Apple Pay、Apple Pay等移动支付机构的竞争,但其产品策略在中小微商户群体中保持着独特的竞争优势。

采取多元化经营策略,业务范围涵盖硬件、软件、商户借贷业务、餐饮配送业务、支付等生态。智能硬件产品部分有一系列布局,包括推出售价49美元的Chip。 它是一款具有无线NFC识别支付功能的读卡器。刷卡时不再刷磁条,而是将整张卡插入其中。

但事实证明,这种抄袭在中国行不通。在BAT引领的金融科技潮流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得到充分利用,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在技术识别和安全方面已经足够强大。

试想一下,既然可以通过类似的手机软件实现功能,为什么用户还要有一个硬件插到手机上呢?再说了,这个小插件要卖199元?

继拉卡拉POS机在读卡器市场遭遇挫折后,拉卡拉在智能硬件产品上再次发力。

2015年,拉卡拉于今年7月推出了智能手环“考拉”。用户无需打开手机调用二维码,挥动手臂即可完成支付。当时,智能可穿戴设备正在兴起,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概念被市场疯狂炒作。 拉卡拉的智能手环似乎赶上了智能硬件的热潮,但智能穿戴设备的昙花一现的概念很快就退潮了,“考拉”的市场之旅失败了。

至此,拉卡拉在移动支付方面的先发主场优势已经丧失。 面对风起云涌的移动支付趋势,一系列的自救措施最终都会失败。

客观地说,拉卡拉并不是一个不努力的孩子。它曾经站在移动支付战线的最前沿,在新技术浪潮来袭时,用实际行动挽救了局面。 但在巨头的移动互联网赛道上却实力薄弱,毫无战斗力。

这实际上是两种游戏规则不同的游戏。 在早期的拉卡拉世界,只要你坐着付款,就可以在干旱和洪水中保持收入。 然而,腾讯与阿里的战争,争夺的却是移动互联网的全面配置和服务生态。 对于自助综合型拉卡拉来说,显然不具备相应的生产力。

只能归咎于行业趋势的变量,似乎很难揭示问题的症结所在。

我们来看看拉卡拉遇到金融科技趋势时的应对措施。 拉卡拉在硬件领域的跟风看似追随技术潮流,但实际上并没有考虑到市场差异。

作为支付公司,其生态涵盖硬件、软件、商户借贷业务、餐饮配送业务、个人对个人支付业务等领域。 这是一家有用户壁垒、有护城河的科技金融公司。

其硬件产品的定位不是承担盈利功能,而是扩大商户数量,增加商户粘性,从而扩大交易收入规模。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流量游戏。

在国内BAT的框架下,拉卡拉忽视了巨头的基础配置和技术实力,希望用硬件卡拿下BAT,今天,或许创业者会善意提醒一套互联网生存法则:避免与巨头直接竞争,建立具有闭环能力的商业生态系统,或者具有垂直核心优势的发展领域。

在个人支付市场被巨头卡住后,拉卡拉的生存之道瞄准了增值服务。目前,收单业务已成为拉卡拉的主要收入,业内人士认为,拉卡拉上市后仍将面临机构间的技术创新竞赛。

孙陶然欣慰的是,经过14年的努力,拉卡拉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成年礼,但上市实际上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意味着更多的钱,更多的关注。

喧嚣之余,拉卡拉POS机在金融科技创新赛道上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战争。资本市场的弹药只是基础资源储备,拉卡拉还需要研究移动互联网的玩法。 金融科技的下半场,不能再落后了。